5月11日上午,山东省暨济宁市第二十一届社科普及周启动仪式在济宁市兖州区牛楼小镇举行,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坤,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茂瑞,山东省社科联科普部部长高玉宝,济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征,济宁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马汉涛,济宁市兖州区委书记王庆,济宁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新敏,济宁市兖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闫峰,济宁市兖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张允锐等领导出席活动。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宣传部分管副部长、社科联负责人,驻济高校、高职院校社科联负责人,各直属学会负责人,兖州区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以及附近居民约100余人参与活动。
本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济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宣传部、济宁市兖州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委员会、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人民政府承办。活动秉持“活动在基层、形式在创新、效果在长期,责任在落实”的理念,以“共享一堂课——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题,以“社科普及赋能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特色,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与济宁“社科在身边”和社科普及月度竞赛活动有机结合,在基层举办了一系列主题突出、形式新颖、创新性强的社科普及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启动仪式前播放了牛楼小镇宣传片和兖讲社科云学堂微视频,让社会公众了解了近年来兖州区社科赋能高质量发展中的成果。
任城区济阳街道鲁抗家园小区党支部书记何国珩讲述《守初心、讲家风、传孝爱、促和谐 永远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兖州区非遗传承人张娟讲述《绣针上的非遗-兖绣技艺传承之路》
济宁市博物馆讲解员解安萌讲述《济宁何以成为“中国运河之都”》
济宁医学院教授王荣讲述《中医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启动仪式在社科工作者代表激情澎湃的演讲中拉开序幕,4名社科工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向群众分享了社科知识,其中任城区济阳街道鲁抗家园小区党支部书记何国珩讲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以身作则发挥作用,促进邻里和谐的故事;济宁医学院王荣向大家分享了健康养生的常识和做法;兖州非遗传承人张娟向大家介绍了兖绣为代表的济宁本地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宁市博物馆解安萌以《济宁何以成为“中国运河之都”》为题向观众普及了运河文化知识。
济宁市兖州区曲艺家协会主席颜宁表演《情系长条井》
非遗文艺项目展示-兖州花棍舞
随后,“理论+戏曲”展演环节将启动仪式推向高潮。济宁市兖州区曲艺家协会主席用山东快书的曲艺形式为现场观众带去了《情系长条井》,兖州区山东梆子剧团的演员演绎了经典曲目《朝阳沟》选段,兖州区文化馆的演员们带来了非遗文艺项目兖州花棍舞,台上演员们深厚的唱功和精彩绝伦的表演,让台下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很多居民拿出手机记录这精彩瞬间。
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坤和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茂瑞为有关单位颁发证书
在文艺演出后,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坤和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茂瑞为4月、5月社科普及“月度竞赛”活动亮点突出的任城区、汶上县、梁山县、兖州区颁发了荣誉证书。
“5、4、3、2、1……”随着倒计时结束,在现场观众的见证下,山东省暨济宁市第二十一届社科普及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不仅有现场群众互动,还有网上观众一起观看直播,拓宽了社科普及渠道,实现了全市“共享一堂课”的主题要求。
启动仪式后,省市领导、与会人员现场参观了牛楼小镇惠民广场活动、“社科普及宣讲站”、济宁市市级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兖曲社剧场”和“牛运震纪念馆”,乡村文化振兴旅游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园、“花海彩田”等。
近年来,济宁市社科联坚持立足济宁实际,创新工作体制机制,贯彻落实好《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打造“社科在身边”、济宁“社科学堂”社科普及品牌,开展济宁市社科普及月度竞赛,重点面向镇街、村居群众常态化开展社科普及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党的创新理论、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科理论普及更接地气、更聚人气,真正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喜爱的精神文化产品,打造“永不落幕”的社科普及周,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社科力量。